人体酸碱平衡——21世纪健康新理念
日期:2016-04-19
一、人体为什么需要酸碱平衡?
酸碱性在化学中是指溶液的氢离子浓度,用PH值表示。酸碱性对于有生命的机体说,有极为重要的意义。例如微生物的培养需要在一定的培养液中进行;酶的活性只能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表现出来;人体的各个部分都要求其体液具有一定的PH值,否则就会影响到组织活动。我们说水是中性的,酸碱度(PH)为7,那么大于7是碱性,小于7 是酸性。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水做的,因为人体体重的70% 是水分,也称作为体液。 我们健康人体液的酸碱度(PH)通常保持在PH 7.35-7.45之间,呈弱碱性。
人体正常体液的酸碱度为什么呈弱碱性,而不是酸性的?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,可做这样的解释,地球上的生物体都是从海洋进化而来,人也不例外,海水是弱碱性的,PH值为7.4 ,人类起源于弱碱性的环境里,所以人体体液也是弱碱性的,PH值也是7.4。 我们人在娘胎里的雏形跟鱼的形象一样,以后慢慢变成人样,在这个过程中,胎儿一直生活在娘胎里的羊水中,而羊水是弱碱性的,所以我们从娘胎一生下来,正常体液的酸碱度就呈弱碱性。另外,从医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讲,人体的酸碱性是由一个体内酸碱平衡缓冲体系所决定的。人体的酸碱平衡缓冲体系由碳酸盐缓冲对H2CO3-NaHCO3(主要缓冲对)、磷酸盐缓冲对NaH2PO3-NaHPO4、血红蛋白缓冲对(血红朊--血红朊盐)和血浆蛋白缓冲对(血浆蛋白--血浆蛋白盐)组成。维护人体酸碱平衡主要靠人体的缓冲体系,肺的呼吸作用以及肾的排泄和重吸收作用。
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,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,也从日常膳食中摄取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,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人体不断变化,这种变化必须依靠机体的调节功能来保持相对平衡。这个平衡就是酸碱平衡,平衡的范围为PH值7.35-7.45。这一PH值最适合于细胞代谢及整个机体的生存。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变化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稳定的PH值条件下进行的,如细胞蛋白质合成、能量交换、信息处理、酶的活性等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酸碱度环境。如果人体PH值高于7.45或低于7.35,人就会发生病变。所以人体需要酸碱平衡来保持生命的健康。
二、酸性体质是如何形成的?
现代流行的说法,我们把高血脂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心脑血管病甚至癌症都称为“富贵病”,为什么称为“富贵病”,主要还是经济发展了,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餐桌上应有尽有,饮食结构大大改变。富贵在什么地方?就是一个“吃”字。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得太好,吃得太多,造成了“病从口入”,也有称这些病为“现代文明病”的,我不同意这样的叫法,正是由于不文明和不良的饮食习惯,造成了生命“杀手”的肆虐。
有人会说,我也没有吃什么特别东西,不就是鱼、肉、禽、蛋、油、米、面加上水果和蔬菜吗?是的,正是你吃进去的这些东西对你的健康产生了影响。我们知道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,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矿物质是我们人体所需的五大营养要素,在这五大要素中,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给人体提供能量和热量,其主要来源于鱼、肉、禽、蛋、油、米、面;而维生素、矿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,其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等。我们把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能量都称作为高营养物质,同时也称作为酸性物质。也就是说鱼、肉、禽、蛋、油、米、面,一方面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,另一方面在我们人体内代谢以后产生酸性物质:
在前面提到人体有一个调节酸碱平衡的缓冲体系,这个体系就是血浆里的碱储备以及肝、肾、肺等器官。通过人体酸碱平衡体系的调节,可以确保人体在科学、合理饮食条件下的酸碱平衡。但如果人们饮食不当,摄入的酸性食物过多,超过了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,那么人体的酸碱平衡就会被破坏使体内酸碱度失衡,甚至出现轻度酸中毒反应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酸性体质;另一方面,有些人摄入了大量的酸性物质,可能暂时尚未出现酸性体质,但这并不表示万事大吉了,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体内的碱储备较多,及时调整了体内的酸碱平衡,但酸性物质毕竟还在体内,只是暂时被体内的碱中和了而已,但对体液所造成的污染是无法消除的,长期积累下去人体内环境严重恶化,同样也会形成酸性体质。